這幾種茶千萬別喝,不養生還易致??!
茶葉在中國人的生活中居于重要地位,無論文人墨客,還是普通百姓,大家都喜歡飲茶。
茶葉是飲品,同時又是養生佳品,但是,茶水喝不對,傷害可太大了!
喝茶6忌
1忌空腹、睡前喝茶
空腹喝茶易傷胃,還會引起頭暈乏力,也就是俗稱的“醉茶”。
但也不要飯后馬上就喝,以免加重腎臟負擔。
最好在飯后1小時左右再喝茶。
2忌過度喝茶、少喝濃茶
茶水含有一定量的鞣酸,鞣酸和鐵質結合,會形成一種不溶性物質,阻礙鐵吸收。
因此,大量喝茶會讓鐵流失。
而長期飲用濃茶,不僅容易使人過度興奮,導致失眠,加大心臟、腎臟的負擔,還會刺激胃粘膜,抑制機體對鈣的吸收,增加疾病風險。
3忌喝變質茶、焦味茶、久泡茶
因為這類茶中的營養物質已被氧化,非但保健作用下降,而且會存在微生物超標、不衛生等隱患。
4忌喝隔夜茶
茶水放置時間過長,容易滋生細菌,刺激胃腸。
5忌喝冷茶、串味茶、燙茶
涼茶容易串味,而常喝過熱的功夫茶容易導致食管癌。
6人群限制
兒童、孕婦、哺乳期婦女、高血壓患者忌喝濃茶;肝病患者、冠心病人、神經衰弱者、貧血患者、尿結石患者不宜飲茶。
不同季節,喝茶不同
1冬季——紅茶、黑茶
冬季,人與自然相應,處于閉藏狀態。
五臟之中,腎主冬季,因此冬季養生重在保養人體的閉藏之氣,還要溫陽驅寒,確保腎臟蓄養腎陽腎精。
此時,最宜飲用紅茶和黑茶。
紅茶:暖脾胃消疲勞
代表名茶:川紅工夫、滇紅工夫、祁門工夫
紅茶就是全發酵茶。正山小種、大吉嶺、斯里蘭卡等都是紅茶。
紅茶通常是紅湯紅葉,有助于消化、暖胃、提神、消疲勞。與其他茶類相比,紅茶預防心血管疾病的功效較好。
注意:體質偏熱的人少喝紅茶。
黑茶:降血脂解油膩
代表名茶:云南普洱、安化黑茶、梧州六堡茶
黑茶就是后發酵茶。比如普洱茶、六堡茶、安化黑茶、湖北老青茶等一般都是黑茶。
黑茶有很好的消脂去膩作用,降脂功能較強,有防止糖尿病、抗衰老等作用。
2春季——花茶
春季是人體陽氣生發之時,而春季應于肝臟,因此春季也是肝氣條暢之季,所以春季養生應注意保養人體的生發之氣,確保肝臟功能的疏泄調暢。
花茶味甘性涼,并有芳香氣味,既可生津止渴、醒腦提神,亦可促陽生發,疏肝解郁,有助于散發冬天積聚體內的寒氣,暢通人體氣血,強健肝臟功能,最宜春季身體困倦、情緒不佳者飲用。
3夏季——綠茶、白茶
夏季應于心,亦是人體陽氣旺盛、心氣長旺的季節,所以夏季養生應注意調養人體的長養之氣,確保心功能的強而不亢。
此時,可適當飲用綠茶或白茶。
綠茶:降火防癌
代表名茶:西湖龍井、洞庭碧螺春、信陽毛尖
綠茶屬不經發酵的茶,其味略苦微甘、性寒涼,有解熱消暑養陰、清心止瀉療瘡的功效。
與其他茶類相比,綠茶的抗癌功效較好。綠茶通常被認為有降血脂、降血壓、減肥等作用。
經常吸煙者,喝喝綠茶,可減少尼古丁的傷害。
注意:綠茶偏寒性,脾胃虛寒的人少喝。
白茶:明目保肝護肝
代表名茶:白毫銀針、白牡丹、壽眉
白茶是輕微發酵茶,有一定的明目、保肝護肝、促進血糖平衡的作用。
尤其是老白茶,還有降火、消炎、利咽的作用,對治療喉嚨炎、喉嚨痛有一定功效。
與其他茶類相比,白茶差的抗菌抗輻射效果比較好。
4秋季——青茶、黃茶
秋季,人體陽氣亦開始收斂、陰氣開始發生,同時秋季主時之邪為燥邪,肺臟功能失調亦常出現內燥的改變,因此秋季養生應注意保養人體的收斂之氣,還需養肺潤燥。
此時,可適當飲用青茶或黃茶。
青茶:降血脂抗衰老
代表名茶:大紅袍、鐵觀音、鳳凰單樅、臺灣凍頂烏龍
青茶就是半發酵茶,又叫烏龍茶。與其他茶類相比,烏龍茶在減肥方面效果較好。
某些烏龍茶富含“甲基化兒茶素成分”,具有抗炎、抗過敏、幫護肝細胞等功能。
青茶含較多茶多酚,有降血脂、抗衰老、提神作用,但是不宜空腹或睡前喝。
黃茶:益脾胃助消化
代表名茶:君山銀針、霍山黃芽、平陽黃湯
黃茶就是輕發酵茶。黃茶有一定的殺毒作用。益脾胃、助消化,而且還有助于脂肪代謝,普通人幾乎都適合。
參考資料:
中國中醫藥報《四季飲茶各不同,合理選擇保安康》
CCTV生活圈《這幾種茶千萬別喝,不養生還易致病》
- 老年人秋季重"養心",貴在"三堅持"2020.10.25
- 再也不用去醫院?警惕虛假養生向短視頻平臺轉移2020.10.21
- “秋天的第一杯奶茶” 不如“秋天第一杯養生茶”2020.10.14
- 寒露時節,中醫如何養生?2020.10.14
- 寒露遇上高血壓日 養生防病要做好2020.10.10
- 栽培與加工:茶的歷史“苦”程2020.09.13
- 這些食物,常吃身體倍棒2020.09.11
- 出伏后,“最兇險的29天”是否有道理, 該如何養生?2020.09.09
- 手,養生的好參謀2020.09.08
- 晝夜秋涼白露重在養生2020.09.08